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睹江北流民有感

更新时间:2021-08-01 11:19:05点击:

江南塞北路茫茫,

一听嗷嗷一断肠。

无限哀鸿蜚不尽,

月明如水满天霜。

【作者简介】

周实(1886-1911),江苏淮安(今淮阴)人。曾人南京两江师院学习。1909年加人南社,后又自创淮南社,与南社互通声气。1911年武昌起义后,在淮阳组织学生队响应,后被当地劣绅杀害。生前为南社重要诗人,作品因时立言,充满激情,反对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今存诗近600首,有《无尽庵选集》,柳亚子又辑有《周实烈士遗集》。

【注释】

1、流民——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2、嗷嗷——哀号声。

3、哀鸿——大雁哀鸣,比喻在反动统治下,流离失所的灾民在呻吟呼号。

4、蜚——通“飞”。

【赏析】

忧民伤怀欲断肠

这首七绝是作者目睹江北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惨状时所作。首两句“江南塞北路茫茫,一听嗷嗷一断肠”,作者见到的虽是江北流民,但他知道,自然灾害加上兵灾,从江南到塞外,那看不到边际的路上,不知有多少的流民。作者对清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苛敛无度的腐败无能愤慨不已,十分同情受苦受难的百姓,因此一听到灾民的哀号声就感到撕心断肠般的痛苦。后两句“无限哀鸿蜚不尽,月明如水满天霜”,让作者更为心痛的是寒冷的冬夜,灾民的呻吟呼号声到处都是,让作者夜不能寐。

这首七绝主题深刻,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写诗因时立言、慷慨激昂的一贯风格。

诗重要的是以情动人,缺乏感情,缺乏激情,就没有诗,也就没有感染力。《睹江北流民有感》的矛头直指腐朽的清政府,毫不遮掩,锋芒毕露。作者清醒地认识到,在清政府的统治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为此,作者悲天悯人,非常同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灾民,自然就会在政治上提出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甚至为了这一理想不惜牺牲自己。诗的篇幅短小,语言精炼,高度集中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达到了言近旨远的效果。诗中描绘的“月明如水满天霜”的寒夜,营造了凝重浓郁的氛围,增强了作品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