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志愿军过江第一座浮桥架设始末

更新时间:2021-08-10 11:16:26点击:

杨振国,80岁,正师职离休干部,原任中央军委工程兵沈阳器材基地政委。他是当年架设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第一座浮桥的亲历者。他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位于宽甸县境内长甸上河口鸭绿江上,我们曾在那里架过一座浮桥,是由志愿军工兵22团的前身——东北军区工兵教导团架设的,这个教导团是由东北各个野战师的工兵部队集中起来组成的。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根据局势的发展,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决定。但在此之前的9月初,东北军区工兵教导团即接到命令,要求我们进行战备训练。

战备训练是在吉林松花江上进行的,主要是强渡江河训练。强渡江河有多种方法,但由于鸭绿江水深,水流又比较急,大部队不可能泅水过江,只能架桥,所以主要进行的是架桥训练。当时参与战备训练的有两部分技术力量,一部分是东北工校的学员一队,即沈阳解放以后参军的青年学生,他们作为这个团的骨干力量;再一部分力量是东北各个野战师的整个排、连的干部(指四野进关以后留下的这部分),在东北工校学习了一年。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受训的战士基本掌握了架桥的技术。10月初接到命令,要求我们立即进入辽东省的宽甸县上河口,开辟渡场,架设浮桥。我们部队(大约500人左右)开赴上河口后,马上开始做架桥的准备工作,并成立了渡江指挥部,我是架桥指挥部政工组组长,负责民运和群众纪律等工作。

当时,整个架桥渡江工作受东北军区指示和领导,具体由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统一指挥。架桥之前,我们首先对架桥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具体堪察,包括测量河流的流速、河幅的宽度,察看两岸的通道情况等等。这个堪察工作非常重要,比如说,通过测量河流的流速,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第一桥、第二桥……到达架桥点的时间以及确定门桥停靠岸边的位置。根据地形堪察,架桥地点最终选在距离上河口村下游一公里左右的一处开阔地的岸滩上。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上河口的火车、路运等交通比较顺畅,过江以后是朝鲜的新城,那里的交通等条件也比较好,便于部队兵马、物资的运输和通行。

架桥分几种:列柱桥(木质的)、堡篮桥和浮桥(舟桥)等。我们在长甸上河口架设的是一座浮桥,它是由多艘船只组织在一起排成列,然后在船面铺上桥板,再用原材(木头)固定上而形成的。这些船只主要是我们将解放后日本人在东北各地留下的船,以及东北工校留下的船搜集到一起的。另外,为了防备敌机的轰炸,我们除了在离架桥地点100米左右的地方挖了战壕用做掩体外,还借用了很多大一点的民船用于疏散。当时,驻地百姓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架桥的过程,但却给我们整个架桥工作很大的支持,他们自愿地为我们献木船,腾房子、火炕,以及帮助解决烧柴等问题,让我们很受感动。

为了确保志愿军安全渡江,我们架桥都是在晚上进行的,即晚上架桥,早晨就拆了。那时候,架桥技术比较落后,没有铁夹,船与船之间只能用绳子连起来。晚上架桥,没有照明设备,我们就用马灯照明。战士们架桥非常辛苦,昼夜得不到休息。因为上级给我们的命令是要保证部队随时到随时过江。当时,架桥处河宽200多米,上级要求我们2个小时必须架通,但实际我们只用了1个多小时。桥架好后,我们还要保护桥梁的安全,指挥部队过桥。因为桥的浮力有限,所以,部队在上面行进的速度不能太快,战士在桥上也不能太集中,车与车之间还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等。这样,才能确保桥的稳定和过江部队的安全。

1950年10月中旬的一天,首批志愿军部队从这里秘密跨过鸭绿江,这支先头部队是由东北边防军改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过江后,参加了10月25日的云山阻击战。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座浮桥每天大约运送几万名的志愿军战士,志愿军总部首长邓华等以及39军都是从这里过去的。

1950年11月下旬,我所在的部队奉命离开长甸上河口,进入朝鲜清川江等地,继续做架桥工作。入朝后,我们部队改番号为志愿军第22工兵团。

直到我们离开宽甸时,上河口一带只有这一座浮桥。当时河口的青城桥(今河口断桥)还没有被炸断。汇同上河口的铁路桥,成为志愿军过江及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为抗美援朝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